<dt css="rd">
&esp;&esp;因为道法这东西,唯有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,不能由别人来强求。
&esp;&esp;再说东庭的氛围就是以玄法为主,真法次之,这般也更有利于融入进主流。同时这也是因为玄法如今也有了上进之路,而非是修到了第四章书就无法往上前进了。
&esp;&esp;两人这里停留了一月多,虽然觉得东庭很好,离弟子也很近,但是赵柔担心他们二人存在反而会牵累到瑶璃的前程,故是主动申言离开了这里,调去了他洲驻守。
&esp;&esp;两人离开之后,瑶璃继续每日修持观道,但是学宫那里的学业未放弃,对如今的她来说,这些学业并不难。
&esp;&esp;翻了一会儿书后,她看了眼天色,站起身来,往着后方竹林走去,这里已有数名弟子在此等候,见她到来,皆道:“瑶璃师妹来了。”
&esp;&esp;在互相见过礼后,其中一个身高腿长的女子扔给她一柄竹剑,等她接住之后,道:“瑶璃师妹,我们玄修一开始不似真修,只是掌握一两个章印,斗战之力不足,但是……”
&esp;&esp;她手腕一抖,竹剑之上绽放出一道心光,随手一斩,三丈远一排翠竹皆被削倒,“我东庭玄府自从前任玄首之后,便留下了许多剑上法门,只要稍加习练,就能具备一定战力。”
&esp;&esp;她目光一顾左右,道:“你们都是这几年来玄府之中资质出众的弟子,玄府会派遣你们去往密林深处剿杀神怪,故是剑法必须是掌握的,剑法章印就在训天道章之中,你们自可寻到玄府名印,再去里面找寻映拓。”
&esp;&esp;瑶璃唤出训天道章,寻到东庭玄府,随后在里面寻到了剑印,待在大道之章中映照得有,便以神元渡去。
&esp;&esp;过了一会儿,她眼中有光亮出现,握了下竹剑,心光一转,剑身之上便有一层光芒亮起,再是轻轻一挥,地上便被犁出了一道丈许长的深痕,那女子见到,不觉露出了一丝赞许。
&esp;&esp;竹林不远处,范澜看了几眼,不觉点了点头。
&esp;&esp;他想了想,唤出训天道章,对项淳道:“师兄,这个瑶璃,资质不差,过去还做过张师弟的学生,未来前途无量,看来我们东庭玄府又当出一个英杰了,如今我们唯有尽可能给她提供修道便利了。”
&esp;&esp;项淳道:“这我也是知道的,张师弟看好的学生,想来将来必可独当一面,我们不能当她如平常弟子一般对待。。”
&esp;&esp;他又想了想,道:“最近各洲宿让各地玄府推荐一批弟子一同进行论道,我看可以让她去试一下。”
&esp;&esp;玄修论道,不似真修,不必天南海北聚到一处,更不必旅途奔波,只需在训天道章之内说定,自可在道章之中聚首,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。
&esp;&esp;范澜摇头道:“师兄,说实话,这些弟子功行都是低微,对道法领会也是不深,这等论道,又能有多大用处?”
&esp;&esp;项淳道:“让各上洲英秀交流下也是不错,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我东庭虽在海外,可也需让人知晓,我玄府弟子并不比外面差得多少。”
&esp;&esp;范澜道:“如今还有谁敢小看我东庭玄府?”
&esp;&esp;东庭玄府出去了至少两名玄法玄尊,其中还有一位乃是廷执,只就玄法而言,可以说位列天夏顶尖层次。
&esp;&esp;再说东庭府洲,因为在玄府和洲府的全力合作之下治理的格外繁盛,如今每年都有大量本土生民迁居到这里。
&esp;&esp;项淳道:“虽然玄府眼前比之以往是大为兴盛了,可是我们不能故步自封,若是我东庭玄府的弟子在此回论道之中能凌驾于诸府,那能吸引得更多英才到来,另外,我东庭玄府可能是要出第三位玄尊了。”
&esp;&esp;范澜一怔,面上露出喜色道:“师兄,你……”
&esp;&esp;项淳摇头道:“非是我。”
&esp;&esp;范澜立刻想到了什么,猛然抬头看过来道:“季师侄?”
&esp;&esp;项淳颔首,道:“前几日他自青阳上洲传讯而来,说是闭关修持,以求超脱,他没有把握,不会这么说,若是顺利的话,想必过几日就有消息传来了。”
&esp;&esp;范澜一听,不觉神情振奋的在原地走了几步,言道:“我早该想到的,季师侄他天生六印俱全、神元盈满,只要有道途在前,他自身又能调合好自身心性的话,一定是可以顺利跨过去的。”
&esp;&esp;天夏上层,清玄道宫之内。
&esp;&esp;张御在定持许久之后,那些个分化出去的外身便即逐一归来。
&esp;&esp;他将这些个化身,有的是投入了昊界,有的则是投入各个下层之中,并且还将其中一具化身投入了诸位执摄再行扶托的天域之中。
&esp;&esp;对于每一个化身,他都不去做任何干涉,也不给予任何道法,只是由其自行发展。
&esp;&esp;事实证明,他能蕴炼出“剑上生神”,的确与剑器有着缘法。
&esp;&esp;其中许多化身一开始就是走上了用剑之道,直到后面才有分歧,但大多数在寻找往上攀渡之境的时候又去寻到了别的办法,而不是执着于一剑。
&esp;&esp;其中唯有一个分身,自始自终都是用剑阐道。
&esp;&esp;而这大部分是由那方界域天地道机所决定的。此方天地对道法神通的限制极大,变化不多,无论生人异类也就是气力大一些,能腾飞的远一些,或者稍微有些神异表现。
&esp;&esp;在这等环境之下,一柄剑器足以应付,反而使得他的剑法得以突飞猛进,并且最后凭着这个开始试着进窥上层。
&esp;&esp;不过在下层界域要想突破上层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,而若是他向分身传递攀登之梯,但那般做就不如此前那般纯粹了。
&esp;&esp;他思索了一下,并没有将这具分身收了回来,而是任由其在里面继续尝试,倒是分身之所得他俱是吸收入心神之中。
&esp;&esp;只是这些经验道理也仅能给他带来的一些额外的思考,对于剑术的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所以这个方法看起来作用并不大。
&esp;&esp;但他也不过是尝试一下,既然此法不成,那么就用另一个方法。
&esp;&esp;他稍作调息之后,便于心中默诵“六正天言”,随着将六印念毕,他的气意骤然拔高,恍惚之间,提升入了一片高渺之地中。
&esp;&esp;因为来过多次,故他已有经验,守持心神,不使自己化陷入此中。与上回相比,他又从此中看到了更多道理,实际上每一回他到此,都会有所收获,这是因为他的道行修为一直在提升,也是逐渐在接近上层境界了。
&esp;&esp;此刻他不由想到,在求全道法之后,更高层境又该如何登攀?
&esp;&esp;迄今为止,天夏不是大能化身的修道人,也只有庄首执成功步入了此境,但也只此一例。并且还要看到,过去所有的执摄都是秉持真法而成,而他修炼的是玄法,道路注定是不一样的。
&esp;&esp;便不说道法之别,每一个人走得路也是不一样的,前人能用的方法,他也未必能用,注定只能他自己去寻。
&esp;&esp;他记得曾有一个说法,上层之道是有其极限的,占据一道便少一道,故是能上去的人也是有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