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红楼之挽天倾 第637节(1 / 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贾珩低声道:“大汉的江山社稷如何离得了圣上,不可再毁逾过甚,先前太医说,圣上之所以晕厥,是因为长期操劳国事以致废寝忘食,臣担心河南之乱,圣上太过忧虑,仍不爱惜身子,还请圣上放宽心,臣会竭尽全力,平定河南乱局!”

&esp;&esp;崇平帝闻听此番言语,只觉心底最深层的一块儿坚冰融化,再看眼前的少年,只觉那冷峻面容有着说不出的孺慕,低声道:“朕听子玉的。”

&esp;&esp;下方众臣都是心头一惊。

&esp;&esp;朕听子玉的,这……圣卷,何止言听计从?

&esp;&esp;贾珩连道不敢,然后叙说道:“圣上勿忧,开封此刻虽为敌寇所陷,但洛阳不会有失,臣即刻就着抽调而来的骑卒两万,星夜倍道,前往洛阳增援,昼夜兼程下,明天应可到达洛阳。”

&esp;&esp;言及此处,高声道:“刘积贤。”

&esp;&esp;“在。”刘积贤抱拳应道。

&esp;&esp;“着人立刻向京营传令,调四威营并奋武、耀武两营所调神枢骑卒,以果勇营参将单鸣为主将,参将瞿光、游击将军蔡权二人为副将,即刻前往洛阳增援,不得有误。”贾珩沉声道。

&esp;&esp;此刻,满朝文武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不可调兵之事了。

&esp;&esp;崇平帝点了点头,听着贾珩下着命令,只觉心头松了一口气。

&esp;&esp;宋皇后这时候,从宫女手中端过一碗蜂蜜水,柔声道:“陛下,午饭还未用着,喝点儿蜜水罢。”

&esp;&esp;崇平帝却摆了摆手,示意不用,此刻军情如火,他如何喝得下。

&esp;&esp;贾珩却面色顿了下,拱手道:“圣上,自晨时到现在,圣上滴水未沾,先前晕倒不无此因,不如先喝点儿蜂蜜水,等会儿再进些稀粥,臣也准备好舆图,方便给圣上解说局势。”

&esp;&esp;崇平帝不算太胖,甚至还有些瘦削,肯定是有些低血糖的。

&esp;&esp;崇平帝这时对上那一双关切目光,点了点头,这才接过蜂蜜水,喝着蜂蜜水,喝了几大口,果觉好了一些,精神头也足了许多。

&esp;&esp;宋皇后这时候投以感激的目光,盈盈秋水明眸,看向那少年,心思也有几分复杂。

&esp;&esp;这时,内监将舆图准备好,悬在抬来的一架屏风上,贾珩指着河南舆图,解说道:“圣上,臣着参将肖林、护军将军谢再义,调四勇营骑卒先行前往南阳府增援,进而袭攻汝宁,伺机断敌归路,贼寇如今所凭,无非汝宁等地全陷,裹挟百姓,如朝廷先攻汝宁,捣毁巢穴,贼寇声势必然大沮!”

&esp;&esp;如果跟在贼寇屁股后面跑,就是疲于奔命,为其伺机所破,现在趁着贼寇在开封府大胜,后方空虚,正好断其汝宁归路。

&esp;&esp;崇平帝看向那舆图,喃喃道:“不救开封,先救汝宁府?”

&esp;&esp;贾珩解释道:“圣上,开封会救,可汝宁尤急,甚至关乎剿灭贼寇大局,不得不分兵汝宁。”

&esp;&esp;不等崇平帝询问,贾珩沉声道:“至于开封,臣会亲领京营剩余骑卒,汇合前往洛阳府的骑卒,剿灭贼寇!”

&esp;&esp;贾珩说到此处,目光湛然地投向崇平帝,拱手道:“圣上,臣请以军机处名义,严令山东提督陆琪,使兵马擅守本部,严加封锁河南至山东的要道,不得妄动一兵一卒!”

&esp;&esp;这时,跪下的众臣闻言,就有人惊疑开口道:“为何不着诸省调兵会剿?”

&esp;&esp;崇平帝也是看了过去,静待解释。

&esp;&esp;贾珩看了一眼那大臣,却见是礼部侍郎姚舆,没有多理会,而是向崇平帝解释道:“圣上,贼寇既能使出先前瞒天过海之计,用以混淆视听,想来有智谋之士为其谋划,不可轻忽!彼等既敢在开封树起反旗,分明是想号召天下贼寇群起响应,而山东就有不少贼寇盘踞山林,尚需得兵马镇压,如山东兵马妄动,万一有失,山东局势将会更为糜烂,而这也是贼寇为何先破开封府之故,彼等就是希望我们自乱阵脚。”

&esp;&esp;崇平帝闻言,心头一惊,眸光深深。

&esp;&esp;其他众臣,闻言同样心头凛然。

&esp;&esp;贾珩又续道:“贼寇之害,在于四方转战,来去无影,如今贼寇聚于开封,大造声势,无非希图震动天下,号召诸省附逆,故而臣以一路趁敌寇在开封府治盘桓,直捣汝宁之巢,不使其向淮南窜逃,扰乱徐泗!另以陆琪镇抚山东,不使山东匪寇妄动,如开封贼寇裹挟乱民北上,我河北邢台、山西大同皆有防备东虏的朝廷重兵固守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指向几省等地,顿了顿,道:“此为下围棋,四角而布,张网以待,如是诸省会剿,云集开封,诸省官军但凡有一路为贼寇大败,彼等声势大振,诸省势必震动,那时北地就是遍地狼烟,数省皆乱。”

&esp;&esp;陈汉北方天灾不断,流民众多,落草为寇者不少,如果官军一调走,本省就容易出乱子,反而不动,就什么乱子都没有。

&esp;&esp;崇平帝闻言,似也想到了北地诸省狼烟四起的一幕,只觉不寒而栗,点了点头道:“子玉所言,正是此理。”

&esp;&esp;殿中众臣闻听此番解释,再也没有任何意见。

&esp;&esp;先前对河南局势的推演判断,已经证明贾珩所言不虚,反观满朝文武一个都没有说对,再作置喙,还要贻误军机吗?

&esp;&esp;贾珩又叙道:“臣集精卒先进洛阳,稍作休整后,调京营步卒随后,与陆琪东西夹击,将贼寇之乱,彻底平定在开封府一府!”

&esp;&esp;他现在的策略就是,兵贵神速,缓急兼备,既要稳扎稳打,又要迅勐扑灭。

&esp;&esp;一边布局封堵贼寇流窜之势,一边以雷霆之势扑灭寇乱。

&esp;&esp;如果诸省急吼吼的合兵会剿,大概率就是本省兵力空虚,然后贼寇不是窜逃他省,在其他省打烂州县,然后剿灭不定。

&esp;&esp;或是,再灭掉一路官军,那时天下大震,然后再行多点爆破,那时候整个北地诸省乱成一团,他纵是有三头六臂,急切之间,也挽回不了彻底糜烂的局势。

&esp;&esp;那时候,拖的时间越长,对中枢威信的动摇就越剧烈。

&esp;&esp;好在朝廷京营兵力充足,又刚刚整顿过,正好可南北用兵。

&esp;&esp;第551章 先斩后奏,便宜行事?

&esp;&esp;熙和宫中

&esp;&esp;随着贾珩条理分明地讲述完用兵方略,不仅是崇平帝心头的烦躁为之缓解,就连杨国昌、韩癀、赵默等一干齐浙两党文臣,也将紧悬的一颗心慢慢放下来。

&esp;&esp;嗯,说起来可能有些贱骨头,经过先前的一番争执,虽然群臣仍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愚蠢,可贾珩的先见之明,或者说在河南局势推演上的一字不差,已然将深谋远虑的军国重臣形象深入人心。

&esp;&esp;既然他说没事儿,大概就是可防、可控,还没有到天塌下来的时候。

&esp;&esp;正如其言,不仅有通盘筹划,而且适当考虑到了山东、河北诸省的民乱,一旦山东调兵会剿,有可能本省也要发生变乱。

&esp;&esp;一般人,谁能想到?

&esp;&esp;事实上,晚清时期的四川保路运动,就导致鄂军入川镇压,最终武昌起义爆发,一时间烽火遍地,处处皆乱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